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预览 >> 正文

逐梦新程 暖心相伴——我校圆满完成2025级新生入学报到工作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学生工作处 后勤管理处  作者:徐燕华  审核:朱明珠  发表时间:2025/09/12 13:43:13  浏览次数:  责任编辑:徐燕华

9月13日至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余名2025级本科生新生和1400余名硕士研究生新生怀揣梦想与憧憬踏入苏科大校园,开启人生新征程。校长顾菊平,党委常委、副校长崔雪丽、唐柏鉴、何湘江等校领导深入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迎新点,看望新生及其家长,慰问迎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传递学校的关爱与温暖。

热情洋溢 学校关怀暖人心

学校在苏州站(含汽车北站)、苏州北站、苏州南站、苏州园区站和汽车南站设5个接站点,安排接驳车和志愿者迎接新生,确保新生及时、安全到校。在三个校区门口,“你好!新同学”的展板传递着学校对新生的第一份问候。

“目前报到人数多不多?”“辛苦了,你们的耐心细致是新生顺利入学的重要保障。”迎新点上,校领导关切地询问新生报到情况,叮嘱迎新工作人员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新生入学报到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同学,你好!你从哪里来?路上顺利吗?”校领导们关切地与新生交流,寄语他们在大学的时光中,充分展示才华、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建设美丽中国。

“同学,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在校门口、迎新现场、宿舍区等重点区域,志愿者们手持引导牌,热情引导、耐心答疑、主动帮忙搬运行李,让新生及家长及时获得帮助,成为迎新现场一道动人的风景。学校以数字化赋能入学报到工作,提前上线迎新系统,优化了报到流程,新生可通过信息采集、到站登记、人脸识别、照片采集等环节,方便快捷地完成线上报到。

学校全力提供温馨服务和保障,让新生们在初入校园的第一时间便感受家一般的温暖:在三个校区共设置了五个“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点,从一瓶解暑凉药到一件共享雨衣,从一份反诈提醒到一项政策解读,将“一站式”服务点贴心设置于学生公寓楼下,把无微不至的关怀送到新生的“家门口”;配备了爱心接驳车,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李转运服务;校园保安统一指挥,指引车辆有序停放,确保校园道路畅通;学生食堂延长供餐时间,让新生及家长随时享用热乎可口的饭菜;学生公寓贴心设置了家长休息区,提供爱心饮用水,为30余名体型高大的学生定制了加高加宽床铺;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通“绿色通道”,为15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爱心助学券,可在3个校区校园超市内使用;为9月13、14日生日的新生举办了集体庆祝生日活动,为小寿星们送上生日蛋糕,准备了精美的纪念品,师生共同唱响生日祝福歌。

创意无限 细节之处见真情

各学院精心策划系列暖心创意活动,营造了热闹欢乐的迎新现场氛围,用满满的仪式感,开启新生在苏科大的学习和生活新篇章。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置了树形“环抱心愿墙”和院庆40周年打卡点,鼓励新生夯实专业基础,用青春与智慧守护绿水青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了人形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机器狗、跳舞机器人等超酷的科技作品展,用趣味十足的形式展现了学院的专业实力,更在新生心中种下了“科技探索”的种子。商学院设置了特色迎新打卡墙,随着新生们陆续到来,数字牌不断跳动更新,让每一位新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商学院独一无二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了“开学盲盒抽抽乐”互动展板,同学们通过抽取盲盒,有机会获得具有具有纪念意义的学院文创用品。教育学院精心布置“理想树”,写满106个新生姓名的树叶上贴上了他们写下的梦想,寓意大家以集体之力共筑“成长林”。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新生搭建“梦想签到台”,简洁又充满趣味的设计,搭配互动感十足的点赞、评论元素,让新生在签名时正式解锁“物院人”身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展示了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采用低压固态储氢技术的氢助力自行车,该车续航里程超过80公里,让新生直观感受“绿色动力+”的科技魅力。外国语学院为新生准备了独具江南韵味的荷花,寄托了学院对新生如荷花般纯洁坚贞、从容成长,在大学生活中坚守本心、努力绽放的美好祝愿。敬文书院设计了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启智门”,新生身着汉服,手持原创“新生IP”敬敬和文文一同打卡,让新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对书院的归属感。

携手前行 圆梦启程苏科大

据悉,我校2025级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96年,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08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沈佳睿同学家离石湖校区不超过1公里。选择在家门口上大学的他,从小就对苏科大十分向往:“学校师资力量强大、教育资源充沛。走进校园,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矗立在眼前,丰富的藏书给予我学好专业知识的底气;古色古香的九曲桥在水面上蜿蜒,与美丽的校园形成呼应;校园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每时每刻都熏陶着我。”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焦天琪同学来自距离学校4200多公里的阿勒泰,他与父母早在报到前几天就来到了苏州。他说:“苏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苏科大校园环境优美,今年还获得了推免资格。我学的专业是苏科大的王牌专业,大学生活令我充满期待。未来一定会努力提升自己,争取全面发展。”

一对双胞胎兄弟陈天恩、陈天泽来自苏州,他们从幼儿园托班开始到高中毕业都在同一个班学习,今年一起结缘苏科大,又同在天平校区。哥哥陈天恩就读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弟弟陈天泽就读于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他们说:“有家人陪伴在自己身边,安全感拉满。我们学习不同的专业,在各自领域成长,不仅可以互相帮助,还能从彼此的专业中接触到新视角,跨界交流、打开思路。”

2025级新生中,还有一对特殊的“校友”,父亲王树东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997级学生,时隔28年,儿子王承昊录取至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王树东说:“母校的老师不仅教授专业知识,也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培养着我的良好习惯。孩子在高考后,我们家长坚定地支持他选择我的母校。我坚信‘致远至恒 务学悟真’的校训精神,定会使他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坚定前行。”王承昊说:“父亲常常跟我介绍他在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他眼中,苏科大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未来四年,我想沿着父亲的足迹,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更想在这里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多年后能像父亲一样,满怀自豪地向别人讲述我与苏科大的故事。”

教育学院2025级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秋月同学本科就读于河北中医药大学,2020—2022年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队。退伍后,她将军营淬炼出的坚韧意志融入备考历程,最终如愿踏入苏州科技大学。她说:“我将锚定方向、博采众长、修身明德,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