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江南时报:“细胞解剖”让古城保护心中有“数”

发表时间:2024/10/21 08:44:01  浏览次数:  责任编辑:徐燕华

基于苏州在全国首创开展“古城细胞解剖工程”,作为普查工作的主要执行团队之一,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罗超组织带领的普查团队长期驻扎在苏州古城区的各个角落里。位于苏州城西区的古吴路南侧,有一条长240米、宽2米的古巷,名叫乘马坡直巷。沿着巷子一直往里走到深处,一座布局规整、古色古香的院落吸引了普查团队的注意。从院落主人口中得知,这里竟是近代著名建筑师朱葆初的故居。同样是在直巷内,他们还找到了中国近代昆虫学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昆虫学家邹树文的故居。“类似这样的惊喜发现,在近几年的普查过程中不计其数。”罗超告诉记者。

2020年12月,苏州姑苏区围绕古城14.2平方公里54个街区开展“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普查团队带着精密的仪器,对古城内的传统民居、历史院落、古树、古井、古牌坊等历史要素以及人文典故开展调查研究、甄选梳理。该项目通过建立完备的“细胞级”古城建筑数据库和三维模型,让古城保护更新有“数”可循。三年多来,古城普查工作打开尘封的苏州往事,一处处蕴藏着故事的角落仿佛一张张旧照,拼凑出属于这里的古老记忆。

在朱葆初故居内,其后人不仅向大家讲述了先辈在这里发生的趣事,还展示出朱葆初与“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杨廷宝先生的往来信件等一些珍贵旧物。罗超带领的普查团队细心记录下居民口述的历史,同时仔细丈量着院落里的一墙一瓦。

据介绍,这些由普查工作所获得的精确数据将会被统一记录上传至“CIM+数字孪生平台”,该平台将逐步完成全域倾斜三维模型建设,汇聚古城历史影像,为古城保护作全面数据支撑。据悉,目前姑苏全区已完成27个街坊的数据要素采集,补充完善201处历史建筑、2884处古井古树信息。

“不同于以往的测绘技术,现在所使用的三维建模可以精确到毫米,让文物数据更加精细。”罗超还介绍,今年所做的已经是第四次普查了,在以往基础上精益求精,不再局限于已记录的或价值较高的准文物,更重点关注文物体系以外的建筑。苏州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对普查团队的要求是入户率不低于95%,团队更加细致地走访古城区每一栋建筑,将前三次不曾涉及的一些古屋、古树、古井、砖石也一并“收纳”。“至此,我们对古城家底更加了解了。”罗超说道。

漫步在古城街道内,常能看见一块块矗立或横卧在街道两侧的石块,这些并不是普通的石头。在吴县直街6-1号的潘宅门前,就“躺”着一块已有年岁的金山石。据附近居民介绍,这块石头原本是这里大牌坊的底座,牌坊不在了,底座却被居民们保留至今,作为装点街道、供路人休憩的“石凳”。

此外,在街头巷尾常见到的直立于转角处的石块,叫作“界石”。据普查工作人员蔡殷琪介绍,中国自古以来有“以石为界”的传统,界石通常作为标识地域权属关系的石碑,竖立在交界之地以示关系。现如今,这些矗立在街头巷尾或房子角落的石块,被居民们重新定义了“界石”的意义与功能,成为防撞护角之物。“这些发现,起初总让人忍俊不禁,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当地居民这种自发性的营造,恰恰体现了他们追求简朴、自然、适用、经济的特点,以及对形式、材料、尺度等要素的深刻理解并合理运用的生活智慧。”蔡殷琪说。

连续几年走访苏州古城的大街小巷,细心勘察、礼貌询问、详细记录,普查团队里的工作人员被亲切地称为“古城细胞解剖师”。而其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普查过程中同时完成了与古城相关的“口述历史”记录工作。普查队员与文史专家组成团队,与走访到的每家每户进行深度交谈,顺藤摸瓜,探索隐藏在苏州古城内的珍贵历史故事。

今年8月,国家数据局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发布了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申报的“数‘绘’千年古城”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案例。而“古城细胞解剖工程”的成果也成为该项目的重要数据来源。苏州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古城细胞解剖工程’的意义是让我们弄清楚古城里面有哪些宝贝,了解该保护什么,这为未来的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

(原载于《江南时报》2024年10月18日头版,报道链接:http://jnsb.xhby.net/pc/con/202410/18/content_137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