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牢记殷殷嘱托 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力量
□ 本报记者 顾敏 方思伟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总书记的关怀勉励如灯塔、如号角,时刻催人奋进。住苏全国政协委员一致表示,将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多建务实之言、多献睿智之策、多谋惠民之事、多聚团结之力,为实现党和国家目标任务广泛汇聚智慧和力量,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既倍感亲切温暖,又备受鼓舞激励。”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余强委员表示,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要求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贯彻落实,把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把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强担当扛起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使命。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未来产业发展等方面凝心聚力、汇聚众智,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把江苏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将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在陆军工程大学专业技术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金龙委员看来,新征程上,一定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善于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作为政协委员,我将始终牢记政治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为科技创新多建睿智之言、多出助推之力。”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情感温度,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民主党派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关怀厚爱。”重温刚刚与总书记面对面的温暖场景,苏州大学校长、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委员难掩激动之情,“我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将科学技术投入国家和社会需要,促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集聚和创新型人才培育,同时,履行好委员职责,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总书记对广大环境资源界委员提出,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这让长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研究的民建苏州市委会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宋青委员尤为振奋。“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们要更加系统性地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与数字化的融合发展,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入开展相关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充分激活‘政策工具’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潜力,引导支持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投资,形成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和发展模式,在‘脱碳换骨’‘点绿成金’中打造展现江苏新质生产力的‘最美窗口’。”
“落实好总书记关于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的重要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农工党省委会主委、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委员说,新征程上,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部署,准确把握美丽中国建设任务要求,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条件,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扎实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以走在前列的担当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总书记句句都说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坎上,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干劲更大。”对标对表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要求,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叶聪委员深刻认识到,发展深潜事业,既要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做好应用基础研究,也要加快探索步伐推动技术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深海是一个蕴藏着丰富宝藏但是人迹罕至的战略新空间,我们将继续勇攀深海科技高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为人类了解、保护、开发海洋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广大科技界人士奋力投身科技创新作出的积极贡献,勉励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为我们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赵长印委员表示,将深刻学习和领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多作贡献,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以实干实绩回报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厚爱。
“总书记勉励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民盟省委会副主委、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委员说,将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畅通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循环,强化人才高水平自主培养,为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宏伟目标源源不断输送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原载于2024年3月7日《新华日报》4版,报道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3/07/node_4.html#content_130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