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齐聚一堂 共襄盛典”苏州科技大学师生集中收看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
交汇点讯 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苏州科技大学精心组织好收视工作,校党委书记张庆奎、校长姜朋明等校领导,全校各二级党组织、团学组织在多个地点、通过多种方式收看大会直播盛况,一起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光辉时刻。学校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台侨联、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也观看了直播,并在会后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
各直播会议室秩序井然,气氛庄重而热烈。师生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认真地观看大会的每一个环节。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生们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空中护旗梯队拉开飞行庆祝表演,昂扬奋进的经典歌曲表达对党的热爱和祝福……气势恢宏、震撼真实的场景让大家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大家专注聆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心潮澎湃,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师生们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表示,收看大会直播,是一堂生动鲜活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课,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坚定,激励大家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长明教授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因为祖国需要,毅然归国,并致力于高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期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把握机遇,大胆创新,立足本职,潜心钻研,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紧密结合苏州和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社会需求,在学校的统筹和指导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民建苏州市委副主委,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表示,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的党外干部,将始终坚守信念,不忘合作初心,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把初心使命转化为埋头苦干的切实行动,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探索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区域发展,优化科技力向现实生产力的可持续转化,争做立德树人的先锋表率。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温波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艰难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也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令人鼓舞,为我们未来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上,紧紧地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三个方面为中心,不仅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还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工作,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阐释工作。要坚定信心、排除困难、理清思路,以学校和学院“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大发展。
商学院王世文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奋斗百年路以不争的事实告世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坚定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坚定了永远信党爱党为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是开启新征程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赶考的动员令。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每个党员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将牢记使命,坚持以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拼搏奉献。
苏州科技大学“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退休教授戈春源表示,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在党的方针指引下,本人从教几十年,在社会风俗史与地方文化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发挥了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今后将继续发挥余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增强“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赵晨曦表示,习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作为一名研究生,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独立自主,不畏困难,为国家科技“补短板”“强弱项”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敬文书院2018级朱云枫表示,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脊梁,我们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勇担世纪重任,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开启未来,愿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
通讯员:徐燕华 摄影:崔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报道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I4TTJ7cyCWsgWqN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