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热烈!我校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师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形式收看了大会实况直播,共同回顾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感悟伟大抗战精神,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庄严难忘的历史回顾、灿烂辉煌的发展成就、铿锵有力的时代宣言,令我校师生心潮澎湃、倍感自豪。大会结束后,师生们纷纷畅谈了感想和体会。
校级老领导沈达峰表示,作为伴随共和国走过抗战胜利80年峥嵘岁月的老同志,心情无比激动,久久难以平静。高校的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要教育大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把革命先烈缔造的伟大抗战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兄武表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九三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先烈的缅怀,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充分说明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为高校统战工作者,我们要把从阅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做好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强大动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党外知识分子、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师生等各方力量,引导他们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务处处长段姝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要共同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艰苦奋斗再创业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十五五”时期是学校跻身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的战略窗口期,再次创业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锚定教育强国使命,以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以“超常规”的发展魄力推进我校“十五五”本科人才培养“520规划纲要”,充分彰显“创业 敬业 团结 进取”的苏科大精神,不断把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孙国华表示,通过观看大会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受阅部队步履铿锵,每一声“为人民服务”的呐喊,都是强国强军的时代旋律;战机轰鸣,是守护和平时代的最强音;核导弹方队,彰显科技前沿与祖国强盛。国之重器频出,尽显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回顾历史,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才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要铭记历史,主动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以忘我的精神奋斗在祖国教育事业的第一线,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钱佳表示,这场阅兵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伟大贡献和民族精神。八十年时光流逝,但抗战精神从未褪色。今天的人民军队,已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坚定力量。他们整齐的步伐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轰鸣的引擎是对未来和平的承诺。我们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跨文化交往中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推动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者的力量。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宏杰表示,阅兵式上先进的武器装备集中亮相,尤其是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首次亮相,不仅彰显了我国在信息化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凸显了网络空间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电子学院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紧密相关,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科研工作者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深耕专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技术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联系,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持续推动技术成果落地转化,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网络空间安全保障贡献苏科大力量。
商学院党委书记张媛表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将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深化红色基因教育,引领师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紧扣“一融双高”要求,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松表示,观看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不仅是一次视觉震撼,更是一场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这场国家盛典深层的教育意蕴。我们要引导大学生通过这场力量与信仰的展示,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伟业,用专业知识与智慧积极参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真正成为民族复兴赛道上的接力者。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齐鑫表示,弘扬抗战精神,就要在岗位上肩负起责任,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在教学中精益求精,传道授业;在科研中追求真知,勇于攻坚克难;在育人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科学志向。作为一名青年骨干教师,我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抗战精神化为日常的韧劲与定力,不断为学院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于良表示,本次大会是一堂鲜活的“大思政课”,让我真切感受到抗战精神的磅礴伟力。作为思政课教师,既要丰富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内容阐释,也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沉浸式、互动参与式教学,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中增强伟大抗战精神的引领力,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王伟表示,九三阅兵气势磅礴,让人热血沸腾。一声声响亮的口号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对使命的担当。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将抗战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接过先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以奋斗的姿态投身民族复兴伟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浩天表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阵容威武雄壮,让我深受震撼与教育。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对先辈用热血铸就的抗战精神的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化爱国情怀为报国之行。我将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守护好先烈们浴血捍卫的祖国的碧水蓝天,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退伍大学生、土木工程学院2023级土木工程专业钟芊茜表示,当听到天安门广场上铿锵的脚步声,看到英模部队的旗帜随风飘扬,我仿佛回到了曾经的军旅岁月。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示。我将把九三阅兵中激发的爱国精神、纪律意识和战斗作风融入学习中,在科技创新的“战场”上攻坚克难,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