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苏科要闻 >> 正文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4/09/13 21:07:00  浏览次数:  责任编辑:徐燕华

编者按: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我校师生热切关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会议精神,并结合工作和学习实际,畅谈学习感悟。大家表示,将紧扣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接续奋斗。

校长顾菊平表示,全国教育大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大战略意义、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入实施五育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推进交叉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持续建强人才队伍,做好引育用留文章;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突出一体支撑,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学校将继续发扬创业敬业、团结进取的苏科大精神,坚决扛起“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抢抓新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

副校长肖洋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我们要以国家、地方需求为牵引,着力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学科交叉,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贡献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助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教务处处长、教育评估处处长段姝表示,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面向需求,面向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10月,我校将迎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我们要以此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学校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徐本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高校应抓好本源,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引育并举,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终身从教,引导广大教师争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教育家精神坚定育人信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构建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钱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我校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我校将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通过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方式,引进世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内容,积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拓展“一带一路”教育“朋友圈”。以援外培训和来华留学教育为支点,大力推进“留学苏科”品牌建设,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章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其中关于“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关系”的要求,坚定秉持“党建+产教融合”的特色优势,在思想层面,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在教学领域,针对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大力推进改革和创新,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解决企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合作方面,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深度互动交流,持续深化政产学研融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创新资源的引育与集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商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杨传明表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商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主动聚焦我校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高素质商科教师团队,架构高水平科研学科平台,不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办学温度诠释办学高度,以实际行动弘扬教育家精神,更好培养新时代高质量商科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姜昱丞表示,作为智能光电器件科研领域的物理教师,不仅要传授好物理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物理学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质量,以实际行动回应党和国家对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期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物理人才,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苏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机械工程学院牛福洲博士表示,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以身作则,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注重产学研结合,努力产出高质量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校学生会执行主席蔺诗晴表示,作为一名数学师范生,将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和理论素养;深耕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立志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施欣玉表示,将坚持不懈深化专业知识研究,并将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扎根光伏材料领域,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求真问学,锤炼品德,勇攀高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