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苏科要闻 >> 正文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来校视察调研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徐燕华  图片作者:杨向新 崔炜  发表时间:2021/04/19 17:33:03  浏览次数:  责任编辑:徐燕华

四月的苏科大,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19日上午,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一行来校视察调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副市长曹后灵,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校党委书记张庆奎、校长姜朋明陪同调研;全体在校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许昆林一行首先来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认真听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勇关于学院基本情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听取了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汇报,参观了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了解了水处理膜材料PI团队开展实验和科研相关情况。许昆林勉励师生瞄准前沿努力攻坚,不断取得更多先进研究成果。

随后,许昆林一行来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教授深入交谈,听取了学院基本情况、科研方向和成果、领军人物、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情况汇报,参观了江苏省生化传感与芯片技术工程实验室、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了解了学院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相关研发情况,观看了光催化处理废水的现场演示,并体验了生化传感芯片的现场打印制作。许昆林希望学院进一步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促进成果转化。

在图书馆九楼艺术展区,许昆林一行观看了“恰是百年风华”学校主题艺术作品展。在粉画大师杭鸣时教授工作室、油画家王嫩教授工作室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工作室,许书记边观看艺术作品边连连赞叹,并与艺术家们亲切交流,鼓励各位艺术家继续发挥各自特长,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积极助力提升苏州的文化软实力。

在图书馆八楼会议室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张庆奎从基本概况、事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发展展望三个方面汇报了学校情况。张庆奎表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学校抢抓机遇谋发展,砥砺奋进谋新篇,本着以服务谋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扎根苏州、融入苏州、服务苏州,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学校人才培养契合苏州发展需求,科学研究率先融入苏州,优势学科服务苏州城市、文化建设,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张庆奎指出,学校将按照“立足苏州、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进一步巩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予权、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和功能完备美丽校园等核心目标的突破,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姜朋明表示,学校要全面融入苏州,把苏州当作学校发展的重要平台,着力办好苏州的“科技大学”和苏州科技大学。学校的专业群要对接苏州的产业链需求,科学研究要对接苏州的产业技术需求,社会服务要对接苏州的智慧需求。会上,姜朋明还就学校与政府、企业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智慧生态创新研究院、地下空间研究院、区块链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副校长施琴芬和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教授分别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建设、深入推进沪苏同城化的专家团队开展智库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许昆林指出,近年来,苏州科技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引培、校地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为苏州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苏州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力打响“苏州制造”“江南文化”两大品牌,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加快新兴产业布局,人才需求旺盛,亟须高校支撑赋能。

许昆林强调,苏州科技大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培育、高端智库打造等重点领域,大力提升办学水平,打响学校品牌,更好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许昆林指出,学校要继续强化特色学科建设,提升竞争力,在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特色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更多“拳头”专业,打响学校品牌;要在人才引进培育上下功夫,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联合引进等各种方式,多元化招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要凝聚地方和高校引才合力,加强协同,综合用好各类政策、各方平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厚植人才优势;要建好高端智库,进一步提高与苏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苏州市生态创新指数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名城保护研究院等平台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智力资源集聚的优势,广泛开展合作,提升对外影响力,继续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外脑”支撑;要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大学精神塑造和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担当起高校党建的政治责任,以高质量的育人成效、科研业绩、社会服务和大学治理水平,彰显高质量党建引领作用,牢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