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苏科要闻 >> 正文

双新领航、双优聚合、双高共进 苏州科技大学—苏州高新区“双高协同”启动

【信息来源】科技产业处  作者:马煜  图片作者:许怡雯  审核:胡伏原  发表时间:2025/09/06 11:59:32  浏览次数:  责任编辑:马煜

9月5日,苏州科技大学—苏州高新区“双高协同”启动大会在我校石湖校区举行。现场,开展了启动、签约、揭牌、人才互聘等一系列活动,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与地方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苏州市政府副市长刘博,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吴琦,区领导赵红、沈琰,我校校长顾菊平,副校长肖洋,党委常委、副校长唐柏鉴,中科院院士唐叔贤等出席活动。苏州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长光华芯等合作企业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顾菊平对苏州市委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我校与高新区成为首批“双高协同”试点单位,标志着学校和高新区将开启双新领航、双优聚合、双高共进的新征程。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与高新区联合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区域急需学科专业,加强与领军企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持续深化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形成全校一盘棋的改革格局,推进任务落实。

吴琦表示,“双高协同”是践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具体行动。高新区将与苏科大将进一步深化“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协同攻关机制,围绕“光子和集成电路”产业,积极构建“五个一”融合发展体系,为校企深层次合作、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竖立新标杆。

刘博对“双高协同”启动表示祝贺。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促进学科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学校要优化学科体系,大力建设契合苏州市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二是促进人才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要加大引进和培养从事“卡脖子”技术研究、高精尖技术攻关的拔尖人才,实现人才驱动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三是促进服务链与需求链高效匹配。要进一步围绕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产学研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产业化,提升学校对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

活动中,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苏南中心)实训基地揭牌。江苏省人才攻关联合体“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表界面技术中心”、苏州科技大学-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实验室揭牌启动。我校与科誉德电气(苏州)有限公司签约重大产学研项目,并签订“先使用后付费”专利转化合同。我校还聘任了一批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并与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长光华芯班”。与会领导共同启动苏州科技大学—苏州高新区“双高协同”试点工作。

会后,企业代表与我校相关学院负责人、专家教授开展了校企产学研对接活动,共同探讨科研合作,加快成果落地转化。